![]() |
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新闻中心 >> 自流井 >> 浏览文章 |
教好语文,从朗读开始
教好语文,从朗读开始
——自流井区2018年小学语文朗读技能竞赛活动圆满结束 10月30日至31日,由基础教育中心主办的为期两天的“自流井区小学语文朗读技能竞赛活动”在檀木林小学阶梯教室成功举行。各校参与积极,根据通知要求满员报名。34位年轻教师紧张角逐,评出了11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和11个三等奖。临近结束,郭育红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小语组精心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3-5分钟关于朗读的认识的陈述(朗读的目的、意义、方法,平常如何开展朗读教学,个人朗读体会等,任选一两个方面简要陈述),旨在鼓励老师们钻研朗读知识,总结朗读教学经验,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提升朗读方面的理论认识和方法应用;二是4-6分钟自选篇目朗读,旨在让老师们认真研读文本,展现朗读能力;三是现场抽课文朗读,旨在检验老师们日常范读能力。 本次活动,老师们准备精心,课件制作精美,现场意境效果好,显示了老师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扎实的朗读功夫。表现为:第一部分交流真诚,讲解生动,涉及的关于朗读的知识范围广。有关于朗读整体的,有针对某个具体类型的,也有工作中的经验、体悟介绍,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的方法、技巧,如何开展朗读教学等。两天下来,老师们对朗读形成了较全面的立体认识。相信此次活动之后,老师们的日常朗读教学将建立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即知识理论、经验感悟的层面,是有认知的、有理论支撑的,而非被动的、感性的为读而读。第二部分整体发挥好。老师们能辨别文章类型(如抒情性的、故事性的……),准确确定文本的朗读基调,深沉的,高昂的,优美的,可爱的……朗读时,语音准确度高,对声音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停连浓淡等处理较为妥当,个别地方甚至十分精彩。可见,由于做过理论研究,老师们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基本做到了情绪拿捏有度、方法处理得当,与作者的共听鸣感好。这让台下的听众,置身于有声的文字中,十分享受。第三部分的现场抽课文范读,老师们能急性想出连接的语言和形式,设置背景画面和音乐,增加了欣赏性。范读总体质量较好。 本次活动,也显露出了老师们在朗读方面的一些问题。一是有些老师通篇语速过快。读不是完成任务,是在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抒发朗读者自己的内心情感,只有变为自己,尽情抒发自己的情绪,才能读得舒服,读得畅快,让情绪如涓流、似涌浪,自然流出。这样,听者才能被深深感染。二是段落停顿是个问题。标点停顿、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处理总体较好,但很多老师缺乏段落停顿。段落停顿一般比较长,因为意思开始转换,读者可通过长时停顿表明意思的转换,也给听者的大脑转换的时空,从而消化前一段的情绪,进入下一段的状态。同时,也能调整呼吸,及时休息嗓子,酝酿情绪,准备后面的朗读,使自己读得舒适。三是情感拿捏有过度的现象。自然、舒适否,是检验情感拿捏度的基本方法。四是个别老师气息不够好。换气方法是一个方面,身体健康更为重要。五是个别老师的发音部位掌握不够好。过于靠后,声音会很厚重并往下沉;过于靠前,声音会轻、尖。五是朗读的专注力和信心度缺乏持久性。表现在课文范读仅一人做到了100%无误读,且文本是三年级的,不算长。如何调整情绪,迅速进入状态?如何让眼睛有点有面关注文字,做到眼到、心到、嘴到?这些还需要老师们在平常多加练习与感悟,真正成为学生们“读”的模范。六是基础知识还需要扎实。在范读部分,有些老师出现了字音误读。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获得了不少朗读知识,提高了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并充分认识到:让孩子爱上语文,要从朗读开始;教好语文,要从重视自身的朗读能力开始!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锻炼的平台,是一次大练兵活动,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盛赞,认为是非常实在的活动!学校和老师们也提出了希望,中心也会力争组织更多的这样的接地气的活动,更好地服务于一线,为提高我区教学质量作出努力。 ![]() ![]() 基础教育中心 2018年11月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