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论坛 >> 浏览文章  
新课改背景下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思考
时间:2010/8/11 15:40:52  来源:自贡市教育局  浏览:   字体:

 

新课改背景下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思考

自贡市蜀光中学  苏春荣

今年九月份我省将全面启动高中新课改,这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次课程改革工作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改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于这样一个任务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管理机制上给予保障,加以创新;教学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很难想象,用应试教育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能让教师产生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必须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举措。下面结合学校实际,就重建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    重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常规。

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工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间,因此教学管理应有利于教师在总结反思、教科研中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重建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学校可以考虑的校本教研开展的途径有:

1)集体学习式教研:学校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加强集体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引领教师领悟新课程、新理念。学校为教师集体学习提供时间、地点、书籍等保障,我校每年都为教师免费提供书籍供教师学习的做法应继续坚持。

2)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我校有较多的特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市名教师,他们中有不少人将于2010年6月参加全省的新课程培训,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让这些教师上观摩课、与一般教师组成“实践共同体”,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实践。

3)任务驱动型的教研:我校作为省级课改“样本校”,申报有课改省级课题以及其它省市级课题,完成这些课题,也是一种教研,是任务驱动的教研;在课改进行中,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比较关注的、来自教学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研究的专题,这也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研。

4)联片教研:自贡有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这几所学校之间可以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在立足于自己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学校的潜力和资源,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

5)连环跟进式教研:在年级备课组教研活动中,由多位教师连续上同一内容的课,每次上课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师的教学水平。

2)进一步落实、强化集体备课:要求教师每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一次,集体备课情况将作为教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年级领导小组成员要督察落实情况。

3)加强教研组建设,规范教研行为:学校要健全教研活动制度,教研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学校班子成员分别蹲点教研组,指导教研组经常开展教案展示、听课、评课、说课等教学活动。

2、重建教学反思制度。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学反思,它是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

1)、毕业年级工作反思制度:毕业年级分班主任、备课组层次进行反思,反思这一年教学工作的得失、反思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反思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并将这些反思材料打印装订成册,发到其它年级,特别是新的毕业年级,指导他们的工作。

2)教师的自我反思:

1)教学前的反思:这种反思主要在备课阶段进行,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以往经验与教训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这样的反思活动,不仅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而且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

2)教学中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直接指向课堂教学,主要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它强调教师具备驾御课堂教学的调空能力,课中有效的反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教学后的反思:这一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全面思考性的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并写好教学后记,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极为有利。

3、重建适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评价制度。

只有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让广大教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教师评价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1)关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要改变单纯依据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做法。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要把教学观念、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自评、特殊贡献等纳入考核内容。

2)关注评价信息收集的过程性

要重视过程性的质量监空,要重视集中与随机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方式,要重视评价信息收集的公平性。

3)关注评价结果的处理与运用

要合理运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但它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某些时候是消极的,要调动教师课改的积极性,教师评价要淡化评比和奖惩作用,强化其发展性价值,这种发展性评价既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师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通过评价发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帮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促进专业发展。不过,只要奖惩不要发展的评价和只要发展不要奖惩的评价,都不是全面的评价,只要奖惩的评价,最终走向多数人反感,少数人不理,评价处于尴尬的状态;只要发展性评价,最终走向软弱无力,无关痛痒,评价流于形式。在即将实施新课改和高中绩效工资的时候,要将这两种评价很好的结合起来。

二、重建适合课改要求的管理机构或重新定位学校各职能处室的职能。

新课程赋予了学校管理许多新的职能,但是,对这些职能应当由哪些部门来承担并不明了,例如:新课程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学生选课指导、编排课表、学分认定、教学评价、社区活动指导、社会实践管理等职能,这些工作都由教导处来负责,必然造成教导处工作量过大、工作不深入不到位等问题。先课改的地区有的调整了学校的内设机构并明确划分了职能,我们不一定也要调整内设机构,但必须重新明确各自的职责。将课改工作部门化和规范化,部门化是指把新课改的任务按照类别进行分组,根据每组的类别性质进行部门化的分工,从横向考虑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赋权,规范化是指对实施新课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的规定,重点规定各个管理层次的职能和管理制度。

三、重建适应课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监管制度。

1、以备课组为抓手,创新教学“六认真”管理制度。

(1)建立听课制度:学校校级干部,教务处干部、年级组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狠抓开门上课,推门听课,把经常性的听课、评课作为备课组建设与评价的重要内容,既要保证听课的数量,又要注意及时交流、反馈,形成平等对话氛围。

(2)调研视导制度:教务处要开展专题性调研,重点对高三毕业班、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进行专题调研,年级领导要针对不同问题选择教师、选择班级进行“周跟踪教学调研”,帮助提炼经验、改进教学缺陷,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施课堂巡查督导制,确保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实行由值周领导负责的全天课堂巡查督导制,对授课老师课前予以提醒,确保授课教师及时准时到班,作好授课准备,不出现一堂劣质课。通过课堂巡查,还将提醒易开小差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进入听课状态,配合教师参与教学互动。

(4)集体备课制度:主要是年级领导要检查、参与集体备课,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5)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制度:完善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学生报告制,每周由班学习委员填写每周教师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并于周五交教务处,教务处要随机抽查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多元批改方式,同时,不能为了批改而批改,而要利用批改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毕业年级尽量面批面改使批改环节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又一条纽带,增强批改的有效性。

2、完善大考后的成绩分析制度:每次大考后,学校都要召开各种层次的成绩分析会,对各班成绩认真分析比较,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教师以后的工作、对成绩的提高更加明确方向,同时学校要面向家长召开成绩分析反馈会,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使之配合学校、老师提高学生的成绩。

3、反馈纠偏制度:每月末各年级必须召开一次教师大会,布置下月的工作,总结本月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提出改进措施,使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4、分层辅导制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辅导,对特优生,可以利用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难度,让学生充分发展,考入较高层次的大学(这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违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夯实基础,补差,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5、课堂纪律推行任课教师全权责任制:选课后形成的教学班如何管理?高中新课程推行选课制后,教学班与行政班有时有所分离,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其教学管理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教学班的学生管理推行任课教师全权责任制,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的管理负重大责任,除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新课程教学以外,还必须更加独立地对学生参加学习、教学班的上课纪律等进行管理。因选课形成的教学班由任课教师处理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事宜,不要提交给其他人解决。任课教师还要指导教学班的班委会开展工作;要与各行政班的班主任加强联系,及时向他们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等。任课教师要协助学校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学班的组建、教学班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教学班与行政班关系的处理和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6、常规管理实行班主任全权责任制. 行政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可以参照老办法执行,推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考核评奖制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管理,而只有建立起相应科学的、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