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论坛 >> 浏览文章  
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策略探究
时间:2010/8/11 15:39:01  来源:自贡市教育局  浏览:   字体:

 

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策略探究

——我校教师校本培训、教研的常态

牛佛中学陈位富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以其关键的姿态出现,走进学校,走近教师,成了专业人员和一线老师想得最多的命题。校本培训、教研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教师继续学习,求新观念,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核心理念。然而在实际中,表现为:继续教育认识不够,自我反思没有深度,同伴互助流于形式,专业引领缺乏力度。特别是在我校,教师专业的成长遇到了实际困难,培训、教研走进了困境。我校如何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呢?

一、实事求是,根据学校实际精心布置教师培训

牛佛中学属高中段教师26人,有两个年级都只有两个班,学科教师特别是短线学科在年级内仅一人任课。较长时间以来,年级内学科教研处于困境当中,校内培训在一些学科上基本是空白。由此,借助上级培训的依赖性很大。实际安排上,一是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由省级、市级、区级组织的专业培训;二是充分发挥三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培训回来后必须在组内学习交流;三是区内四所高中学校的联合教研、培训,制定了大安区高中片区教研培训工作方案并按方案在有序有质量的进行。特别是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是要落实好市局对各学科教师的教前培训;二是必须充分利用建立的校内课改网络平台,进一步组织教师加强培训工作,每次培训:有时间、地点、学科、人员、内容登记。宣传到位,让教师们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紧迫性,既要使之自觉的学习,同时加强督促,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二、以人为本,创新制度促教师自我反思走向深层

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点是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起始点。教师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我校建立教师自我反思制度,制度规定:一是要求教师备课必须设立“课后反思栏”。反思栏的设立不是目的,只是提醒教师写反思的一种手段。课堂教学中,预设是枝,生成是叶,有枝无叶疏而不丰,有叶无枝密而不举。有了反思栏,可以方便记录下课堂教学生成,这即是对教学预设的检验,也为二次备课再提高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较。二是要求教师注重三个阶段的教学反思。即在教学前进行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在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反思教学理念、教学思维,看是不是具有一定的高度;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手段,反思教学流程,看是不是体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时反思教学预设,反思是否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还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对话、去创造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有时甚至要反思到教师的语言是否充满睿智;教学后反思主要是对教学得失成败的反思,找到失败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并尽快弥补。在写反思的同时也是从感性认识内化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外化”与“内化”过程反复循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一节课上完,静心沉思,几多喜悦,几多遗憾,教学目标实现了吗?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得如何?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导得是否得当;练得是否到位等等。反思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三是每位教师要立足学校实际,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每学期向学校教研室交一份研究情况汇报。这是教师自我反思中的最高要求,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反思以教师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以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种反思不是教学的经验与教训“小结”,而是反省、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研究性质。

三、以校为本,立足实际促教师同伴互助求实创新

以教研组、课题团队、备课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课题指引,共同成长”;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

备课组(有的就是2人)就是集体备课组,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集体备课组组长或是备课组成员提出备课的思路,大家分头备课,我们叫之为“同题异构”。二是整合各位成员备课的教学设计,吸收大家的优点,形成一个集大家智慧的样稿,我们称为“共性设计”。三是成员在各自班级中分头实施教学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四是第二次集大家的修改意见,写出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推荐优秀的老师再次到课堂中实践教学设计,其他老师一同听评课,又提出修改方案,就形成了暂时的“优秀设计”。通过这样的循环反复,产生了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同伴之间有了分工与合作,有了反思与创新,比之教师自我反思,又进一层,促进了教师自主、合作创造力的提高,在共同研讨中培训了教师,提高整体的素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有的通过教师个人努力就能解决,有的不能以个人力量解决,值得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有的是在课堂教学中遇见,有的是在流动的信息中捕获,还有的是老师们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时想到。备课组收集有价值的问题,下一步是进行论证,即:有利当前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和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专业发展;根据研究主题的理论基础演绎出来的教学实践具体做法要简便易行,可推广。确定出最值得进行研究的课题,制定出课题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最后把研究成果总结起来,以论文或以公开课教学的方式加以推广。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课题研究,解决的是本校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是学校树立小课题大教研思想的结果,我们总结为一句话“想着大问题,做着小事情”也叫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师开放自己,主动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讨价还价式的探讨。不论是教研组,备课组这种有组织的同伴互助,即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教师研讨活动;即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进行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型式进行研讨。都是实现了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帮助,改变和克服教学研究中“单打独战”的现象。团队的出现和形成,就实现了“1+1>2”的神奇效力。

四、依托网络,开创现代专业引领保持长盛不衰

专业引领,就是由教育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观念的指导和技术的支持,包括提供的有关课程、教学与学习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指导。主体主要来自上级、地方教育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优秀教师。

一是树立优秀教师就是教育专业人员的思想,构建骨干力量网。

以上级和地方教研部门的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教育研究群体已开始走进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研究,这无疑为我们农村地区校本培训、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种专业性“技术”支持的良好机遇。但是,并不是长远之计,因为,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可能即时地为教师带来引领。针对“引领”活动的“现场”需要,和“情景性”需要,专业引领必需在教学的“真实场景”中进行,本校专业人员显得特别重要,可谓“爱而能助”。本校专业人员一般由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组成。他们分布在教研组,课题团队,备课组,各年级段中。与教学实际接触,了解实际情况,专业引领大多是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有了本校专业人员,问题的解决有了多种途径可选择。

二是三级联动,构建学校管理体系网。

一级是:校长、领导班子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每月坚持深入课堂,教务主任每周听2节课,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并发挥好专业引领的作用。注重营造校本教研的氛围,积极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协作研究等活动。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工作情况,落实奖惩。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和教师专业档案管理机制。

二级是:教研组、课题团队,学科组,负责落实校本教研工作。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集体备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意见。还可以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作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学科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课题研究计划和校本课程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校本教科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活动落实记录在集体备课本中。

三级是:教师教研。教师参与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贯彻执行教研组的教学进度、计划,做好学科的教学、和评价工作。明确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找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学科作业或练习;巧妙运用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公开课、听课、说课和评课等活动,每期至少听20节课。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以端正的态度参与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做到:“三万工程”的每一项要求。

三是跨上信息高速路,教师专业成长得到多元引领。

教师充分利用课改网络平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设计、利用、培训、学习、研究。这种教研形式,是网络、远程教育中最直接、最具有亲和力、效率最高的一种形式。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成长的情境,这情境之于专业成长,犹如汤之于盐。教师的培训、研讨、专业成长一溶入情境之中,就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依托,与专家、同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发展了自己的观点,提升了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增强了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为教师自我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搭建了多样化的平台,促使我校教师在高中课改的新形势下,使教师们在向着前进的方向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