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论坛 >> 浏览文章  
建立学习型组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时间:2010/8/11 15:38:09  来源:自贡市教育局  浏览:   字体:

 

建立学习型组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富顺三中  程松

经过几次校长任职培训班的学习,深刻感受到: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新的学习方式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教师焕发出了新的教学活力,新课程也使学校的管理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注入了管理的生机与活力。教师是这场改革的主力军和关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是我们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改对教师的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据此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对教师专业的培养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课程的实施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充满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管理主张,把新课程的实施看作是挖掘学校管理者、教师学习发展潜力,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时机。

(一)营造学校精神文化,强化教师间合作的管理理念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早有精辟的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在学校的管理中,我们将坚持把每一个学生育为有用之才、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喜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遵循规律、以科学方法培养人;尊重人性、以人文精神塑造人;崇尚自然、以绿色氛围陶冶人为办学方针,实现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多元整合,达成“办学高品位、管理高效益、教师高水平、育人高素质、环境高标准”的办学特色。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凸显人文关怀精神,重视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新课程下学校的管理应更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以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学校发展计划来激励师生,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同时体验到学习工作更有价值和更有尊严,从而为学校持续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宽松、和谐、平等、尊重、合作的人文环境是高水平的管理。一是强调管理的平等性,学校在年级教师组合中将根据学校教师实际,采取自愿申报和组织选用等方式,组织一批既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又有激情的教师投入到新课改。二是强调管理的合作性。管理的平等性,有指挥和被指挥之别,但人格是平等的。管理是一个信任问题,没有信任就没有管理。管理的合作性,即学校管理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抗,而是一种合作,通过共同合作实现任务的完成,效率的提高,个人的成长,学校的发展。由此衍生开来,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备课组之间,都是合作关系。学校将通过跟踪追查、建立个人档案等方式在工作中能贯彻平等、合作思想,促进学校管理。
   “没有管理的管理”,并非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的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表现为管制、监控、批示、命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如今,教师的知识更加丰富,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社会文明程度和人的精神境界大大提高,以此为基础,必将学校的管理推向新的境界。其一,全员管理将提到新的高度,课改年级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其二,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将会大大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不再是被动地在常规制度束缚下工作,而是自动自觉地完成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其三,通过管理文化,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使学校成为密切协作的团体。其四,顺应形势、顺应社会经济运行的自然法则,塑造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必将大大增强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保证组织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

(二)搭建教师学习成长的平台,强化新型教师的业务发展
      崇尚理论、认真读书、勇于实践,这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必由之路。“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方向迈进”,“师德高尚、知识广博、业务精湛”是锤炼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推进实施“名师工程”、“青干工程”(“青年骨干教师)的人才战略,建立教学骨干市、区、校各级梯队,加强对市区级教学骨干的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中学组学习”等方式为他们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一种比较好的学习与成长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教育理论、教科研能力、专业水平、教学实践水平、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在评优课、展示课、示范课中锻炼成长,在教科研、教学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以教学反思为主线,强化教师教研与科研融合的专业发展
     教研与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经,在新课程中要强化二者融会贯通的研究方式,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每周备课组活动解决一至二个问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教科研活动,形成各学科一线教师担当教研与科研的团队,让他们自始自终都是以科研的态度、用科研的方法从事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师真正感悟到工作的意义,感悟教育的快乐,使自己的专业潜能最大化地发挥并创造出新的成果。学校还将以学校大课题、学科分科题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科研能力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自我反思——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力量
    在共同教研活动中,要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来源。自我反思是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学校将以“三万”工程为依托,以“书香拾贝”中心学习组为载体(每月一次集中学习与交流),强化学习与反思。

2.同伴互助——提高教学水平的基本条件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积极进行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指教师集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本研究形式,它以自我反思、自我开放为前提,以形成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合作互助、共同成长的校本文化特色为归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它主要包括对话和协作两种形式。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为此,要切实改造学校教育的情境,学校将对课改年级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制、听课制、邀请听课制营造一种教师内部自由交流、探讨的气氛,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

3.专业引领——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专业引领是通过教研专家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对话,重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强化教研专家的服务意识,提升校本教学研究水平的过程。专业引领的过程实际上是教研专家、教师与教师群体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实践之问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从教师的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受其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总之,只有抓住机遇,适应潮流,才能促进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