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管理 >> 基础教育 >> 浏览文章 |
新课改走出校园学生当列车乘务员
新课改走出校园:学生当列车乘务员 记者走进全国新课改样板校山东省实验中学,全盘呈现该校新课改经验 “很多外地人都知道济南有个山东省实验中学,这不是因为学校做了广告,而是因为一个非常奇特的原因:“我坐过你们学校学生服务的列车”,“我在你们学生服务的超市买过东西”。 从最早一批开展新课改实践,到如今享誉全国的新课改样板校,山东省实验中学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已经摸爬滚打了6年。在这期间,几乎每个师生都受益于新课改,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成为全国高中学校开展新课改竞相学习的一个范本。全国课改看山东,山东课改看实验中学。记者日前走进这所学校,对该校的新课改一探究竟。 特色“品牌” 当乘务员导购员综合实践活动课走出校园 这个暑期,在济南通往北京和济南通往日照的列车上,总有一批胸戴“山东省实验中学”校徽的特殊乘务员。他们不停地清扫车厢内的垃圾、帮助乘客倒水,忙碌的身影赢得了乘客的一致赞许。“这些学生彬彬有礼,非常勤快。扫地、整理座套、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干得利索而又自然。”一名乘客在旅客留言簿上留下了对这些学生的评价。 此外,超市里同样活跃着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在济南市中心的银座超市里,胸戴“山东省实验中学”绶带的学生在收银台前干得仔仔细细,一些同学做超市导购,如果不是戴着打有学校名字的绶带,恐怕谁也不会知道他们还是一群高中生。 在省博物馆,同学们早把分工到手的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还事先从网络上搜索出大量的相关知识,每当送走一批游客,一种传播知识与文明的愉悦感便在同学们的心中升起。 说起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从2004年一开始便直接参与学校新课改的政教处主任、齐鲁名师钟红军感觉三天三夜也道不 尽这其中的曲折故事。钟红军从新课改一开始就在思索着如何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最终真正实现学习、素质两不误。 如今,钟红军的学生遍布国内各所知名高校。她骄傲地告诉记者,“很多学生一进大学就成为学生会的主席和各个社团的创办人。”她幽默地说,一名学生因为在学校里拉赞助的能力特别强,一进大学就当了学生会主席,这名学生给这所国内一流高校的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 钟红军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为校外和校内,校外包括暑期由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如列车乘务实践、超市服务、各类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游学天 下等;寒假则由学生到社区进行服务。校内则包括以学长帮助学弟学妹为主的学长制服务等。 “几年下来,实验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不同的社会群体直接地感受了新课改的现实转变。”山东省实验中学新课改的领军人、原该校校长、现任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堃说。 实力标签 123门校本课程全由学校自主开发 国家新课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该方案阐明的新课改五大目标之一就是“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岱对此深有感触。她介绍说,该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包括6大类,123门课程。记者在目录中看到,这6大类课程分别是:语言课程、生命教育课程、EPD课程、民族文化课程、能力提高课程、特长发展课程。其中韩语、日语、德语、俄语、法语、手语、生命安全、公共安全教育、人生规划与就业指导、食品安全与健康、中药文化、学会理财、自然 灾害与防治、京剧、陶艺、汉字文化等。在选修课时时间里,实行“走班制”教学,学生们根据各自的选择,纷纷到不同的教室里听自己喜欢的课。 王岱从2002年开始,便在学校里给学生开国学课程,2004年新课改实施后,她又精心设计了一门完全由自己备课、主讲的《齐鲁文化名家研究》,在学生中具有相当的人气。她辅导的许多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上屡获大奖。王岱告诉记者,大量的课本课程让学生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变化,他们在这种体验性活动中成长。她举例说,在学校里有个学生十分典型,这名学生一直都是王岱国学班的学生,在长期的浸润中,大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称呼别人都用“您”,待人接物十分有礼。他在参加一所211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时,考官被他的儒雅之气深深打动,最终顺利通过。 “大家怎么认识手语?它是一种公益性语言,可以帮助聋哑人。手语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无论正常人和聋哑人都可以使用的沟通方式。左手伸出拇指,右手在上边轻轻滑过——这就是‘爱’。”该校2006级学生刘浩清晰地记得在手语课上,老师的这番话。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青岛赛场上,当身为志愿者的刘浩用手语打出“您需要帮助吗”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那节手语课。 高考态度 不做高考奴隶以“站起来”的姿态对待 “我们必须严肃地研读课标,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期望;但是,只有高于课标,才可能准确地领悟课标。我们必须虔诚地尊重课本,因为它凝聚了前人的心血;但是,我们只有高于课本,才可能真正地读懂课本。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高考,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的公信;但是,只有高于高考,才有可能有效地赢得高考。” 这是深深印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每位师生心中的格言,大家有一个共识:在实施新课改之后,一定要以“站起来”的姿态看高考,决不做高考的奴隶。该校教导处主任、特级教师陆彩霞告诉记者,山东省高考实行的是“3+X+1”,这个“1”便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占60分。 “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以往那种‘讲通、记住、背过、答对’的理念早已行不通了,如今对学生我们更强调‘体验、知道、感受、经历’,我们把高一、高二作为一个阶段,高三作为一个阶段,在高三教学中强调总体规划,着重抓规律,最终为学生的十二年基础教育完美收官。” □专家“锐”评献策课改 新课改核心:实施选课走班教学 在对山东省实验中学新课改经验的采访中,该校校长王品木欣然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专访。他指出,实施新课改,刚开始都比较迷茫,应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构建符合国家新课改标准和学生素质发展实际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实施新课改的最大特色,无论教师还是校长,都应该实现观念的转变,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加强师资、师德的培训。他建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山东全省8万多名高中教师都经过了这样的培训,重点在职业精神的培训、师能培训、开发课程能力培训等等。” 全力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在该校,仅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有123门之多,学生在这里感觉到了新课改的魅力。王校长指出,这是实施新课改的核心。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重结果,但更重过程。”在谈到评价体系时,王校长表示,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同时新课改的实施也要与高考改革同步,建立相对应的学生评价体系。 最后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他建议,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 王校长指出,做到以上几点后,可再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即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深化课堂改革,通过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减负;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通过导师制、学长制,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达到师生低负担、高质量的效果。 热线开通 说出您心中的新课改 今日起,本报将开通献策新课改热线028-86969325。您对我省新课改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设想,均可拨打本报热线。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迪山东济南报道 (厡载2010年8月25日《华西都市报》)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