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风采 >> 名师名校 >> 浏览文章  
用爱铸就师魂
时间:2012/5/16 17:21:56  来源:大安区教育局  浏览:   字体:

用 爱 铸 就 师 魂

——自贡市江姐中学刘利英老师爱心教育纪实

 

刘利英老师是自贡市江姐中学(原自贡市第十中学校)英语教师,自贡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大安区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民盟大安总支副主委。1993—1994 年度大安区优秀教师,1996—1999 年度自贡市优秀教师, 2004—2005年度自贡十中示范教师,自贡十中2006年度优秀人才示范岗、年度优秀教师,2006年荣获自贡市“百名好家长”称号。 民盟自贡市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民盟大安总支优秀盟员。2008年四川省教育厅选拔推荐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研修优秀学员。自贡市大安区英语新教材五人研究小组成员。

 刘老师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在同事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宽厚、朴实的传统知识分子。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工作者的精神操守和人格情怀。且不说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单是那一腔对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无私的爱,就足以让许多站讲台的人高山仰止。平心而论,就当今的师生关系而言,大多一毕业便是曲终人散,人走茶凉。但是,江姐中学历届学生只要谈及曾经教过他们的刘老师,无不悄然动容,肃然起敬。

刘老师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无比爱戴,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切都是为了她深爱的学生。

 

提升自身素质——德学兼进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刘老师总是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自己的敬业精神培训,使自己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时刻把“塑造人类的灵魂”作为教育教学的最高追求。“业精”才能“称职”,不仅“学高”而且“德高”方能“为师”。她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好好学习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比如说:向身边做得好的老师们学习,从身边的班主任老师们(如:张世贵、黄义君、吕均会、龚真仙、蔡静、万华英等)那里学到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珍惜一切培训机会,每一次培训,她都会很专注的听讲,并认真作好记录,然后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每一次培训,她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利用节假日学习一些教育专著,每一个假期她都学习一本教育或者教学的专著。如:班主任需要什么?优秀班主任一定要知道的十二件事,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等。利用网络,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著名教育专家唐曾磊老师的平等思维理论,通过学习,学会了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且能够与学生平等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她刚当班主任时,班会课上不知讲什么,几分钟就没话说了,做学生工作也没有什么理论指导,更不用说教育技巧了,虽然自己很努力,但教育效果还是不理想,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她将学到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运用到实践中,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们也就能坦然接受她的教育了。总之,在她的思想中始终有一根弦:我的言行、我的举动、我的思想时刻有许多双眼睛盯着,它会影响和带动许多的人,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播撒真挚情感——爱心感化

 

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任何成功的教育真谛无一不渗透着爱心的滋润和浇灌。师爱是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刘老师对教育学生的理念是:有了师爱,教师就有了吸引力,犹如恒星吸引行星,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以高尚引发高尚,以诚信培育诚信,丝丝缕缕,薪火相传,把大写的“人”字镌刻在学生心坎,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孩子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对于问题学生,一般的教师都有一种“想说爱你却不容易”的感觉。而刘老师却认为,只有没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的一生,不能吝啬爱心,吝啬一句鼓励,吝啬一个眼神,更不能过早的妄下结论。问题学生他们差在知识,习惯上,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问题学生”是最能承受挫折的最有毅力的学生,因为他经过了面临着无休止的考试,屡考屡败,但他还能屡败屡考。他们也经常因为犯错误受批评、讽刺、挖苦,心里早就筑起了抗挫折的“长城”,再遇失败,也能勇敢地、乐观地面对人生。他们是特殊的个体,在我们觉得不值得爱的时候,也正是他需要爱的时候。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关心,拒绝爱。对问题学生说一个好,夸张一点,会让他们感动半年,如获至宝。

在长期的工作中,刘老师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在她的办公室长期为学生们准备纸杯,常备药,餐巾纸,衣服等,以备他们的不时之需;如果有学生生病,只要她没有课,都会亲自带他们去看病,当他们怕打针时,她就抱着他们,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他们怕吃药,她就会亲自喂他们吃药;当学生们有烦恼时,她便耐心的听他们诉说,做他们忠实的听众,然后给他们当参谋,排解他们心中的郁闷。她还利用网络,给孩子们沟通交流,鼓励他们进步,排解他们的困惑,让他们快乐轻松的投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不嫌弃;长期以来,刘老师总是利用业余时间或双休日为学生义务辅导,从未收取过一分钱。对学生总是充满期待,对他们的微小进步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住校生,经常到寝室去看望他们,给他们买去水果或小吃,同他们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如:对周末不能回家的两位荣县同学,经常特意为他们做好饭菜,请他们到她家来吃;女足队员,训练较晚,有时还来不及吃饭就要上晚自习,她便去食堂给他们买来面包牛奶临时充饥,住校生夜晚发病,她会立即起床带去医院,有时还要在医院陪夜,如:2010级的小杨同学,长期胃痛,她经常半夜带她到四医院去看病,并多次在医院陪她输液一整晚;对缺失监管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如:2007级的学生小林同学,父母离婚,长期跟奶奶住,奶奶又要照顾由于车祸成了植物人的姑妈,他就无人监管了,刘老师是三年如一日的每晚义务管理他的学习,长期给他准备他喜欢吃的水果和小吃;还有现在班上的小倪同学,由于是非婚子女,后来父母又分手了,只有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到现在还没户口,经济条件特别差,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也特别差,数学开始基本是个位数,2.8和4都不知哪个更大,英语26个字母也不会读和写,第一次做清洁就跑了,说他小学从没做过清洁,而且每节课都要被老师无数次的点名。开始时找他谈心,让他明白:他是班上的一份子,有义务维护班上的清洁卫生,一个人一定要有责任意识;遵守纪律是一个学生必备的素质,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到;还特意给他买来录音机和磁带,放学后,她又重新一一教他26个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还利用业余时间,让他把数学书一页一页的看,然后考他主要内容,不懂的再给他讲解,还经常给他买些他需要的文具和糖果,在他取得进步时,又及时的给予奖励和鼓励。记得刘老师刚从北京学习回来,看到小倪双手都冻起了冻疮,她便马上给他买来冻疮药和手套,看到他书包烂了,又把自己女儿的书包给他。在刘老师的教育和关爱下,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他做清洁从不跑了,而且还主动要求担任劳动委员,课堂上也能认真听讲,课后还经常问数学老师问题,放学后还能主动背书,并督促其他孩子背书,学习成绩也有较大提高,本次期末考试他在班上提高了7名,年级提高了55名。利用节日,向孩子们表达祝贺,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每一个儿童节,她都给孩子们买礼物,哪怕他们读初三了,自认为不能过儿童节了,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给他们过节,让他们感到幸福和快乐。每一个圣诞节前夕,是刘老师最忙碌的日子,既要给孩子们送上包装得五颜六色的平安果,还要给每一个孩子写卡片,针对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在卡片上写上祝福和期望,每个圣诞节早上教室里都能听到孩子们惊异的欢呼声,今年由于圣诞节是周六,周五她才从北京出发,来不及给孩子们过节了,她便打电话通知商店老板给孩子们送来平安果,让孩子们过上一个快乐的圣诞节。这一天,她收到一个在富顺二中读书的她原班上一个孩子的信息:她在信息中写道“利英妈妈,我想你了,今天早上希望一进教室就能像往常一样一眼看到桌上的苹果和贺卡,可什么也没有,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刘老师给她回信说:“幺儿,没关系,周末回来,老师给你补上。”她每一次出差,都会给孩子们带一些礼物回来,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在老师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在学校的正常缴费有困难时,刘老师就自己掏腰包为学生缴纳(为近三届学生交各种费用不下于5000元),她所教的班级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然而她爱学生也并不是一味的溺爱,她爱学生总是与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在爱中寓严,在严中注爱,准确地把握“爱与严”的分寸。无论对孩子有多“爱”,也有“严”的要求。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日常常规和品德修养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教育孩子们要努力做到“三好 ”: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教育中她始终坚持爱心教育,爱国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心服口服,健康成长。

表率一生行为——潜移默化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加里宁曾这样形容老师,教师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的盯视着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灵给以如此深远的影响。教师之所以被誉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其实是由于他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在教育的过程中,其过程是开放的,教师教育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反映在学生的点滴成长中,教师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可以间接地反映在孩子天真的言谈与率真的行为中。教师千言万语苦育人,不如事事作表率,师德无小事,事事都育人。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就应以身作则做学生榜样,不怕吃苦乐于奉献。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老师就是一个在日常生活管理中时时事事以一位人民教师的形象来约束自己: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不戴首饰,不烫发不染发,不留长指甲,她坚持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每天早晨早读,她总是第一个到达班级,每天上课,她总是早早站在教室门口等候学生的到来;要求孩子们要自觉维护教室的清洁卫生,摆放好清洁用具,看到教室里的垃圾,她自己主动的捡起来,这时,孩子们就会自觉的检查自己身边的垃圾,并主动的捡起来,看到清洁用具没摆放好,她也会主动的去整理,在刘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看到卫生角东西没放好,也会主动的整理了;学校组织捐款活动,她除了在学校捐款外,在班上,也会带头捐款;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她随时都会向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孩子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了。由于她坚持处处从“为人师表”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作学生的表率,从而逐渐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培育良好心理——沟通家长

 

刘老师在教育中把家长作为一种正面的教育资源,她认为,对于家长,孩子都是好的;对于老师,学生是有区别的。郑子岳先生曾讲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劝善心来实现对孩子全方位的教育,而不是把老师对学生的过错迁怒于家长,让家长代为受过,从而走向更加不可挽救的深渊。通过正确的引导,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让尊重和理解架构起教师家长之间的桥梁,使之眼中有春天,悉心播种生命之树,使之心中有憧憬,真诚地放飞属于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希望,也让学生家长看到未来胜利的曙光,从而发挥自己更有效地督导责任。

刘老师在工作中总是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温和的态度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无论自己遇到多大的问题和麻烦,都坚持微笑教学。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班七十多个学生,上课难免会出现学生之间互相争执、不守纪律、搞小动作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碰到这些事情发生时,她一般都是用善意的目光提示他们,让他们能紧跟老师思路,认真学习,下课后再找他们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对学生出现的早恋问题、网瘾问题、沉迷于小说等问题,是耐心疏导而不是愤怒压制。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让他们自觉从迷茫中走出来,专心投入学习。理智处理家长的无理,做班主任,难免会遇到一些很不讲理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她就耐心做解释说明工作,总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从不把对家长的不满迁移到学生身上,如:今年运动会的最后一天放得很晚,一个家长晚上八点过了给她打电话,语气很不客气,说“刘老师,你们学校是怎么搞的,这么晚了,孩子还没回家?我们家长在百忙之中还要来找孩子,你马上去给我找孩子,我孩子出了事你要负责任!”她忙给他解释说是因为下雨上午没有开运动会,下午项目比较多,就晚了一些,并答应他马上到车站去给他找孩子,她本来是很怕晚上出去的,但还是一个人冒夜出去从消防队门口走到了无二厂车站,一个人也没有,便给他打电话,说车站无人,孩子可能已经上车了。结果他爱人说孩子早都回家了!她当时真的是郁闷到了极点。后来,参加大安区歌咏比赛,晚上亲自把这孩子送回到鸳鸯她母亲面前,第二天,她给我道歉说,“老师,对不起,我替爸爸给你道歉!原来我爸爸还骂了你呀!”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呢?”她说是昨晚她妈妈骂她爸爸,说刘老师那么好,那么负责任,他还好意思骂人家。她认为家长不管有多无理,孩子是无辜的,她依然一如既往的爱她,给她辅导英语,她取得进步时,一样的鼓励她,奖励她。

 

耕耘一片爱心——感动学子

 

学生对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反应是很灵敏的;而且他们还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以报答老师对他们的关切。刘老师的学生和她感情都很好,他们都尊称她“利英妈妈”。她生病住院时,他们自发的给买来鲜花,水果还有他们自制的卡片;她生日时,他们又冒雨送来蛋糕,送给他们自己为刘老师编写的小诗和文章;教师节,学校教职工大会还没完,他们就在会议室外面等候了,会议一结束,刘老师刚走到门口,孩子们就把她围在中央,为她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他们还准备了鲜花、蛋糕,还有他们每位同学的心语本;这一幕,全校一百多教职工看在眼里,无不为之动容,感慨不已;中秋节,她回老家过节回来,一打开家门,就看到了学生们塞在她家门缝的签名诗了;今年的文艺汇演,他们又准备特意为刘老师表演一个节目,想给她一个惊喜;在北京学习期间,孩子们经常给她发信息,嘱咐她要注意身体,多穿衣服,从北京回来,刚一下飞机,就收到了几十个孩子的圣诞节日祝福,他们还不停的问她什么时候能到家,在广华吃完饭回家,由于路途遥远,感觉比较疲惫,洗完澡准备休息,但后来她才知道许多孩子冒着寒冷在屋外等待他们的刘老师,她赶紧穿上睡衣起床,原来他们是特意为刘老师接风和表达圣诞祝福来的,他们带来了平安果,贺卡,还有学生们的签名彩纸,当他们见到刘老师时是那样的兴奋,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过不停,一晃就是九点过了,孩子们还舍不得离开,她担心他们出不了校门,就亲自送他们到校门外;第二天早上,初一四班教室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工整的写着“欢迎妈妈回家”四个大字,以表达全班76个孩子的心声。元旦节,孩子们又给买来蛋糕、气球还有漂亮的台灯,把她狭小的办公室装扮得格外漂亮。他们在签名中写道:“利英妈妈,您为我们辛苦了三年,为我们过了三年的儿童节和圣诞节,以后就让我们来给你过节吧。”每个假期,都好多以往的学生回来看望她,和她谈他们现在的生活。

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刘老师她就是一盏灯,她的光不一定耀眼,却长久地照耀着学生人生的道路。“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她宽容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却不肯原谅自己的过失。要关爱一个学生容易,关爱每一个学生难。关爱一时容易,时时关爱难。她能以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在学生的心目中,她永远年轻。她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立志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从她的身上,学生不仅学到了渊博的学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做人道理,熔铸了道德的丰碑。她无欲而刚,不怒而威,举止有道。学生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作为一名老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而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无一不是关心爱护着学生。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师爱不仅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还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