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风采 >> 名师名校 >> 浏览文章 |
荣县中学传承吴老品学增能思想 打开放眼世界的窗
品学增能 打开放眼世界的窗——荣县中学特色发展纪实(上篇)□ 熊江荣 黄明鑫 本报记者 林琳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成败。具有高起点的视野、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造就高素质的学生,吴老的教育思想要在这里发扬光大。”荣县中学校长余让昆豪情满怀。从凤鸣书院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从吴老教育思想到荣中教育品牌,荣中人一路开拓、一路高歌。 集近百年办学实践经验、吴玉章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为一体,荣县中学秉持“品端、学粹、健体、增能”办学理念,锐意进取,先后获得全国、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绿化示范学校、绿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等殊荣,至今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万多名。 薪火相传 吴老教育思想铸就校魂 身为吴老故乡的荣中人,本着传承历史与开拓未来的气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炼出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品端、学粹、健体、增能”。 “品端”——增进国家观念,树立远大理想,崇尚诚实守信,培养健全人格;“学粹”——遵循科学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具备扎实文化基础,追求卓越完美境界;“健体”——自觉锻炼身体,磨炼身心素质,具有强健体魄;“增能”——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发掘潜在能力。 在办学思想的引领下,该校又具体化了办学目标——创建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办成川南一流、省内著名、国内知名、面向世界的品牌学校;明确了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能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有效生存发展的时代新人;定位了办学特色——科技创新教育和艺术、体育教育。 目前,该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按“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原则,从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方面着力打造。 初夏的荣中校园愈加青翠勃发,扑面的先贤精魂遍布其间。吴老塑像、金光大道、学粹楼、逸夫楼、科技中心、艺术中心、品端厅、粒粒轩、龙吟庭、凤鸣苑……校园处处都育人,师生时时在超越。 以德树人 创新管理网络和谐育人 “我以前很冲动,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在快乐生活、踏实学习、真诚友爱、习惯优秀的班风影响下,我也变得平和多了,与同学的关系十分融洽。”高2011级21班曾视才谈起自己的变化滔滔不绝。 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高2011级21班班主任刘志刚坦言,让学生开朗融入班集体,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就是他管理班级的目标。 “德育工作是荣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新途径、新模式,促进学生精神提升、人格培养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着力点。”权敬辉副校长说。 近年来,学校建立和形成了“一主三副三联系”的德育管理网络。“一主”,即以校长、分管副校长——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为工作主线;“三副”,即以党委——业余党校——团委会、学生会、少先队为群团工作战线,以教学工作分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学科教育工作战线,以后勤工作分管副校长——总务处——服务岗位——职员、工人为服务育人工作战线;“三联系”,即学校加强与家长、社会、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的联系。 在构筑网络化德育体系基础上,荣中探索全方位多元化育人模式。学校建立了以德育与管理、课内与课外、鼓励先进与转化后进“三并重”为原则,以学科教学、班会课、思想品德课为主阵地,以“五爱六有三会”为整体目标的德育内容体系,编印了《荣县中学学生手册》,常年开展道德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军警民联欢活动、“感动荣中优秀学生”评选、爱心捐助、社会实践活动等,寓德育于生动的活动之中,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自《自贡日报》2010年6月7日)
品学增能 打开放眼世界的窗——荣县中学特色发展纪实(下篇)□ 熊江荣 黄明鑫 本报记者 林琳 百年风雨砥砺,十年跨越发展。 2000年7月,荣县玉章师范学校并入荣中;2004年9月,荣中跻身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 十年间,荣县中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力打造精良的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三创”学生。教师教育、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教育、艺术体育、社团活动等办学特色显著。 三大工程 打造教师队伍壮实筋骨 “教师是资源,更是资本,只有实现教师资源向教师资本有效转变,荣中才能实现从历史名校向现代名校跨越。”余让昆校长意味深长地说。 该校坚持“以人为本、精细管理、民主开放”的思想,以全员继续教育、青年教师培养、名优特打造“三大工程”为载体,以访相关领导、访资深教师、访家长和学生“三访”为保障,建立了“经纬交错、条块结合”的队伍管理体制。学校整体工作在党政统一领导下,组成教育、教学、后勤三条主线。三条主线又贯穿于年级组、教研组,形成了“三纵两横”管理格局。 全员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基本技能和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学校每年开展“五手一口一表率”和“两展示”竞赛活动,并结合全市“三万工程”深入开展各类活动,使荣中教师队伍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储备后备人才。通过建立传、帮、带互帮互学机制,采取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给面子、定心子“五子登科”途径,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如全国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曹晴,今年9月将启程赴英国里丁大学开展为期3个月研修的青年英语教师刘金生等。名优特打造工程,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研促教、以研亮剑”是荣中培养造就名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一大特色。学校常年开展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参加一项科研课题、提供一堂研究课、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四个一”活动。近年来,该校先后有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7个、县级课题8个、校级课题72个,锻炼了一大批富有影响的教育教学、科研带头人。 目前,荣中的教师队伍年富力强,现有专任教师308人,35岁以下占35.1%;拥有特级教师6人,全国、省优秀教师28人,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分别为3人、9人、58人,市名教师、名校长7人,先后有134人次获国家级表彰奖励,83人次获省级表彰奖励,337人次获市县表彰奖励,已为今秋高中课程改革备实了师资力量。 科技创新 根植创新精神拓展能力 2000年9月,《角度可调的角镜》获全国第十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发明三等奖,省一等奖。 2001年4月,设立一年一度“科技艺术月”活动,将艺术与科学联姻。 2002年7月,科技小制作《自行车座防晒装置》在央视《异想天开》栏目播出并获科普节目比赛一等奖、国家专利。 2002年12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2003年9月,投入309万元,建成2978平方米的荣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2005年,科技项目《受迫振动实验器》获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一等奖。 2009年,《绿色家园》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高中组网页制作二等奖,《平抛运动轨迹描迹器》在第七届“华师京城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今年4月,7件作品参加省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均获等级奖。 长期以来,荣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学生奠定放眼世界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科技活动中心基础上,学校投入150余万元装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投入200万元改造实验设备,保证科创活动经费每学期人均2元。 学校创新活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研究为活动主体的“两为主”方向,探索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科技创新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与“四小活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研究)等“四结合”。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科技创新作品共100余件,其中等级奖国家级10件、省级51件。荣县中学9次获得省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摘自《自贡日报》2010年6月8日)
近百载桃李芬芳 继承开拓展新风□ 黄明鑫 记者 陈莉媛 2000年,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对于荣县中学来说,也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荣中迎来了一个创“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重要时期。当年3月,省教委批准原省级重点师范校——荣县玉章师范学校转变办学功能,并入荣中,在办学规模上,设施设备上,师资力量上,给荣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2004年,学校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现在,走进荣中校园,满目青翠苍劲,吴老塑像、金光大道、学粹楼、逸夫楼、科技中心、艺术中心、龙吟庭、凤鸣苑……在独有的校园人文景观、花园式的学校内,吴玉章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融为一体,秉持“品端、学粹、健体、增能”的办学理念。 传承重教好文遗风 铸造办学校魂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成败。具有高起点的视野,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造就高素质的学生,吴老的教育思想在这里不断发扬光大。”校长余让昆告诉记者,吴老一贯主张青年学生“品端,学粹”,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新时代国家的教育培养目标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负起国家现代化建设,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两者一脉相承,于是,荣中人以传承历史与开拓未来的宏大气魄,提炼出鲜明的办学思想——“品端、学粹、健体、增能”。 从1913年更名创办至今近百年来,荣县中学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万多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罗健夫,我国发射第一颗通讯卫星的有功之臣邹金德,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倩,蜚声海内外的“蝶痴”画家万钟等一大批著名人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现在,吴老‘品端、学粹、健体、增能’的思想已经融入到荣中的办学实践之中,根植到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铸就到荣中校魂之中。”余让昆谈到。 改善办学条件 营造书香环境 近年来,荣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330人,教学班88个,在校生6300余人。校园面积由以前不足百亩扩大到现在的231亩,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拥有标准的现代化教学楼、综合实验楼、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艺术中心、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文化广场、学生公寓、师生食堂、校园网络、图书馆等齐备完善的设备设施。 同时,该校校园文化建设按“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原则,从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方面着力打造。正如荣中校歌中唱到的,整个校园是“高楼林立、鸟语花香”,独有的校园人文景观让人驻足流连,花园式的学校成了荣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短短的两三年时间,荣中已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400佳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 实施“三大工程” 打造精兵强将 “教师既是资源,更是资本,只有实现教师资源向教师资本有效转变,荣中才能从历史名校向现代名校跨越。”余让昆认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首要工程。 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该校实施了全员继续教育、青年教师培养、名优特打造“三大工程”。通过全员继续教育工程,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学校将每年开展的竞赛活动同全市“三万工程”相结合,使教师队伍永远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通过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储备后备人才,保持学校高效持续发展。建立了传、帮、带互帮互学机制,采取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给面子、定心子“五子登科”途径,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通过名优特打造工程,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常年开展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参加一项科研课题、提供一堂研究课、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四个一”活动,锻炼了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科研带头人。 目前,荣中的教师队伍中,现有专任教师308人,35岁以下占35.1%;拥有特级教师6人,全国、省优秀教师28人,国家、省、市骨干教师人数分别为3人、9人、58人,市名教师、名校长7人等,先后有134人次获国家级表彰奖励,83人次获省级表彰奖励,337人次获市县表彰奖励,已为今秋高中课程改革备实了师资力量。 (摘自《自贡晚报》2010年6月7日)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发展个性特长□ 黄明鑫 记者 陈莉媛 荣县中学集近百年办学实践的成功经验,奋力向“学生快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迈进。该校先后获得全国、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绿化先进单位、优秀志愿服务集体、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绿化示范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殊荣,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种优秀人才2万多名。 建立德育管理网络促人格培养 “让学生开朗,融入班集体;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就是我管理班级的目标。”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县中学高2011级21班的班主任刘志刚告诉记者。 荣县中学始终以德育工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更新德育观念与方法,建立起“一主三副三联系”的德育管理网络。以校长、分管校长-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为工作主线;以党委-业余党校-团委会、学生会、少先队为群团工作战线;以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学科教育工作战线;以后勤副校长-总务处-服务岗位-职员、工人为服务育人工作战线;加强与家长、社会、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的联系。这一全方位、多维度的德育网络,为学校德育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将“德育与管理”、“课内与课外”、“鼓励先进与转化后进”并重,以学科教学、班会课、思想品德课为主阵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建立“军警民共建文明单位”,开展法制教育。建立德育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学校还将培养“五爱”、“六有”、“三会”的整体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和年级目标,形成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的德育系统,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摇篮。 让艺体教育特色之花更加灿烂 学校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潜能,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除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设置外,还建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艺术团。学校组建了女子排球队、男子篮球队、田径运动队、皮划艇、赛艇队;组建了声乐、器乐、舞蹈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艺术团;组建艺术、体育特长班,建立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艺术、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艺体特长生。 同时,学校加大对硬件设施保障的投入。目前,荣中拥有一幢建筑面积为1975平方米的艺术楼,内设音乐、美术教室,舞蹈练功房、美术展览、专用琴房等,拥有一幢可供一千多人观看演出和听报告的大礼堂。另外还拥有篮球场、体育馆、游泳池和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 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体育修养,收获颇丰——2001至2009年,荣中学生参加省、市、县各类艺术比赛,分别有8人次、59人次、28人次、85人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奖励。其中,高2007级学生王梦雅荣获2006年新丝路模特大赛四川赛区冠军、2007年CCTV第八届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2008年学校艺术体操队在四川省健美操锦标赛上荣获第二名。学校还获得“全国体育卫生先进集体”称号,荣中男排曾获省冠军。 科普创新育新人成就颇丰 在荣中,科普和创新教育一直活力无限。从2001年起,学校让科技与艺术“联姻”,每年都要举办科技艺术月活动,在艺术氛围中大大激发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意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 学校还从“校园教育地域”突围,把学校研究性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到金花桫椤谷、正紫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顺河溶洞群、长山镇五通三万亩国家森林示范基地、高石梯森林公园等地开展科学考察;到各社区乡镇村组进行社会调查;经常举办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研究活动,成就令人瞩目——“角度可调的角镜”获全国第十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发明三等奖、省一等奖;“自行车座防晒装置”获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科普比赛一等奖;“三变透镜”获省创新大赛发明一等奖,已申请专利;“电流流向演示器”获省创新大赛制作一等奖……荣中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获得国家级种类奖项达10余个,获得省级各类奖项50余个,获得市级各类奖项近100个。 (摘自《自贡晚报》2010年6月8日)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