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风采 >> 名师名校 >> 浏览文章 |
沿滩中学“生活教育”传承古道盐风 构筑行知学林
传承古道盐风 构筑行知学林——沿滩中学“生活教育”特色发展撷英□ 黄明鑫 记者 林琳 5月,绽放的三角梅花格外亮丽,记者循着“古道盐风,行知学林”校园文化主题的气息行走在沿滩中学校园,“一草一木在说话,校园无处不育人”,盐道古韵在这里积淀传承,“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这里结果。 创建于1987年的沿滩中学,占地50余亩,30个班级,2000余人,拥有专任教师94人,中高级教师75人,其中省、市、区青年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21人;先后被评为省“校风示范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首批示范性初级中学”、“科技示范校”、“绿色学校”等。 如何打造特色学校,亮出学校名片。2007年8月,该校新一届班子大胆思变、集思广益,深入挖掘学校底蕴,打造学校特色,于是“生活教育”办学理念浮出水面。“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就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 理念引领 夯实现代教育管理体系 “校园文化打造前后,办学的方向感、目标的认同度大不一样,最大的变化就是学校管理理念的提升,育人氛围空前的浓厚。”沿滩中学校长周志高自豪地说。学校在培育文化,文化更需要引领。 “生活教育”的确立,强化了学校管理。2007年,该校以接受省督导评估为契机,先后四次派人到省内外特色学校取经,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原则,做到了全局打造有计划,局部施工重细节,所有的打造都突出一个主题,一种思想,那就是“古道盐风,行知学林”,即把自贡盐文化同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机结合,并把陶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作为办学理念。 “生活教育”的推进,促进了教师成长。“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们相同的教育观念、价值标准、伦理意识、行为准则是学校最大的财富。学校立足校本、因地制宜、自力更生,采取典型引领、激励竞争、培养新人、人文关怀等方式,建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性平台;运用“导、压、练、疏”等途径,挖掘教师潜能,尽展其才。同时,该校教职工不但踊跃参与校园文化设计,还积极践行学校办学理念,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教育成果喜人;“厚树人之德,精育才之道”已经在沿中人身上烙上了印痕。 “生活教育”的实施,成就了学生发展。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发展。沿滩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从提出之初就着眼学生,立足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该校“生活教育”是针对当前学生学与用结合不很好,知与行不统一,创新精神不够的实际,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生活即教育等教育理论提出来的。 正是源于此,该校“祖国在我心中”、“蓝天下共成长”、“中秋月饼传情”、“爱心捐款”、“志愿者行动”、“唱响红五月”、艺术节大看台、暑期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蓬勃开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梦馨”文学社已点燃希望的火焰,“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已成德育教育的品牌。 擦亮窗口 营造和谐发展育人环境 沉浸沿滩中学校园,你会为该校深厚的人文、丰富的景观所感叹,历史与现代、共性与个性、地方特色与教育真理这些字眼,不再是那么飘渺、遥远。 盐运文化,铺展学校文化底色。进入沿滩中学大门,一块硕大的“古道盐风,行知学林”青色文化石便会勾起你的思绪。在文化长廊里,藤蔓缠绕、青翠欲滴,16根柱子16幅文化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的常识,自贡的名胜、名人;尊师爱生,业精于勤等师生生活场景分列两旁。同时,我市著名书画大家黄宗壤、郭广岚、张鑑川、朱时昔等的墨宝,镌刻、留存于校园。 教育文化,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在学校塑胶操场旁,一尊陶行知全身塑像屹立“行知园”内,塑像正面,陶先生“爱满天下”四字真迹,在翠树花丛的掩映下愈加鲜红夺目,也激励着沿中人方向如一、志向宏远。 《诫子书》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意蕴深远;智慧厅里,正容镜、英才榜、能手标兵窗催人奋进;创造厅内,学校办学理念、重大荣誉、教师誓词庄重得体……艺术墙、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楼层文化、办公室文化、憩园、后花园,无一不透露出该校和谐发展的浓浓育人氛围,“生活教育”思想掀开了沿中特色办学崭新的一页。 (摘自《自贡日报》2010年5月26日)
践行大师思想 施行生活教育□ 记者 陈莉媛 如何打造特色学校,亮出学校名片?这是2007年,在沿滩中学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三年过去了,现在一踏进沿滩中学的校门,浓郁的校园文化扑面而来,“古道盐风,行知学林”刻在石头上的八个大字彰显了学校把自贡盐文化同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机结合,并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作为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打造新思路。“用校园文化的打造改善环境,以生活教育的理念培育新人。”沿滩中学校长周志高告诉记者,学校将立足实际,走出一条现代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打造“校园文化” 改善办学条件 沿滩中学创建于1987年,学校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2000余人。 2007年,正值沿滩区接受省督导评估检查的准备阶段,学校以此为契机,先后四次派出人员考察学习省内外知名学校的办学特色,初步提出打造富有特色的以“生活教育”为理念的校园文化,创设“盐都生活教育典范学校”的校园名片。为了使校园文化打造尽量呈现出高质量、高品位的效果,学校在前期设计和具体打造过程中都突出一个主题,一种思想,那就是“古道盐风,行知学林”。此外,学校组织教职工集思广益,丰富和细化校园文化内容;邀请自贡著名书画家黄宗壤、郭广岚、张鑑川、朱时昔到校指导并为校园文化景点题字。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食堂文化、楼层文化、教师办公室文化为校园增添了浓浓文化气息。 校园文化的打造,使沿滩中学校园环境得到全新的改变。目前,学校已完成校园文化一、二期的打造。行知园、诫子书、文化长廊、憩园、后花园、门厅、读书亭等景点与布局各异的绿化带形成了学校文化打造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推进特色素质教育 让学生全面发展 沿滩中学秉持着学生全面发展是一切工作的核心理念,大力推进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校长周志高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会飞的让他飞,会跑的让他跑,跌倒的扶起来牵着走。 学校将学生的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班级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同时,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有益的活动相结合:“艺术节”、“十大歌手赛”、“科技创新活动”、“梦馨文学社”、“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十分活跃,德育教育以“感恩教育”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蓝天下共成长”、“中秋月饼传情”的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以及爱心捐款、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独有的感恩品牌活动。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沿滩中学从2008年3月开始成立“爱心基金会”,每学期集中进行一次爱心捐款,用积累起来的“爱心基金”帮扶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借助这种爱心捐款活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品质,让学生真正体会感悟‘助人为乐’的深刻内涵。”周志高谈道。 另外,学校还将校本课程和课外特色活动结合,培养学生特长。学校先后成立了篮球、足球、田径、书画、计算机、文学社等多个兴趣小组,培养了数百名艺体专长生,多次在省、市、区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开展科研课题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一所正向现代学校发展的中学,沿滩中学正积极走在一条求真、求变、求新、求进的现代教育之路上。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人,中高级教师75人,其中省、市、区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21人。该校遵循着教师的综合素质应该是在自身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管理理念,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的能力、加强集体备课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教师自主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近年来,学校还以开展科研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省级课题《以问题构建教学内容》获省二等奖,另外还获得市、区多个奖项,科研活动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成长。 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 “四新一德”培训考试和“三万工程”培训及竞赛活动。如今的沿滩中学正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摘自《自贡晚报》2010年5月26日)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