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教育风采 >> 名师名校 >> 浏览文章  
育才小学潜心“办学培养人才”规律
时间:2010/6/24 17:21:23  来源:自贡日报  自贡晚报  浏览:   字体:

把好“本”与“先”求发展

——市育才小学“办学培养人才”实践记

□ 罗胜元 黄明鑫 本报记者 林琳

    5月21日,自贡市育才小学新校园设计方案出炉,为学校勾勒出美好前景。一个占地100亩,设施设备现代化,具有省市一流管理队伍、一流教师团队、一流校园环境的新育才将呈现在盐都人民面前。

    创始于1931年的育才小学,坚守“办学培养人才”信念,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持续发展,“自主习得,和谐发展”之美在这里满园绽放。

    学生发展为本

    “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育才人几十年坚守信念之力,更是育才小学最大的办学特点。”育才小学校长彭祥辉深有感触。

    学校坚持育人方向,在活动中具体落实德育为首地位,克服德育工作的短期行为,突出“四抓”,即抓主线“爱国主义教育”,抓主渠道“学科渗透德育”,抓重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抓基础“加强班级管理”。同时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为主题,扎实开展“五小好公民”、“我是一个兵——生存能力训练”、“争做文明小使者”、“争当新三好”等教育活动,贯穿学生成长每一个阶段,务求“四抓”有实效。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上面的要求”,育才小学把它作为常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挤占音、体、美、计算机等课程”,是育才小学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今年3月1日,学校又率先取消“托管”,表明其推进素质教育的态度和决心。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积极实践“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关注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策略。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独唱、独奏、书画、摄影、小制作、文艺汇演等艺术节系列活动,坚持让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坚持举办校足球赛、篮球赛、跳绳、踢毽子比赛和年度田径运动会,积极参加省市区的合唱、艺术节等单项和综合性比赛。学校合唱队、舞蹈队多次参加市艺术节比赛获一等奖。

    教师发展为先

    把教师“全员参与”、“全面培养”、“全面提升”摆在重要地位,是育才小学内涵发展的持续之力。如今的育才小学,教师敬业奉献、主动发展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

    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狠抓活动载体,创新培养模式,教师在新课程理论与实践、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突飞猛进。

    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校本培训”的方式,积极实施教师培养“123”计划,邀请四川理工学院教授、市教科所专家、作家到校讲座10余次;派遣100余人次到成都等地参国家级、省级培训;校本骨干教师专题讲座100余场,承担省、市、区级公开课、研究课教师近100人次。一批省、市、区、校骨干教师和名教师纷纷涌现;2个市级、5个区级科研课题结题,3个区级课题即将结题,市级校本教研现场研讨会2次。

    教师自主发展,形成社团。2007年3月,该校在全市率先成立“教师发展学校”。这个“校中校”以“我健康、我快乐、我学习、我发展”为校训,建设了“网络快车”、“精彩课堂”、“文学沙龙”、“多彩空间”等八个活动站,每位教师踊跃参加,身心在这里得到了极大拓展。

    “通过文学沙龙,教师们一起创作、一起暴走、一起研究,共同的兴趣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紧张的竞争关系变成了朋友间默契的提携。”该校文学沙龙活动站刊物《晨曦》编辑之一熊艳在谈起社团前后变化时感慨万千。

    通过努力,育才小学已形成老年教师适应发展、中年教师激情发展、青年教师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去年5月26日,全市教师教育工作现场会在该校举办,育才小学的教师教育被誉为自贡教育的“育才现象”。

    “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发展为先”。近年来,育才小学被先后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联系点,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省教学技能示范校,省校本教研基地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省小公民道德示范基地等。

(摘自《自贡日报》2010年5月24日)

 

遵循办学规律 潜心于学校发展

□  记者 陈莉媛

    办学育才,育才强校。位于贡井区旭水河畔的育才小学创始于1931年,一直秉承创办者“办学培养人才”的信念,“学校最大的特色是学生全面发展,最大的财富是拥有一批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一直保持着发展的势头。”谈起近几年育才学校的发展,校长彭祥辉这样总结道。

    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发展

    经过几代育才人的努力,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教职工117人,31个小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的品牌学校。

    走进校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成为了学校发展的一个亮点。操场上,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篮球、舞蹈等活动小组,在音乐室、教室里还有鼓号队、书法美术、少儿文学等各类兴趣小组,“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彭祥辉告诉记者,这是深入育才小学全体教职工的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任何情况下不挤占音、体、美、计算机等课程,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家长黄永福认为,学校给了孩子很好的自主发展空间,能学到更多课堂外的知识,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每位家长将孩子送入学校后最愿意见到的成效。

    同时,学校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独唱、独奏、书画、摄影、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是学校一年一度坚持开展的,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并坚持举办校足球赛、篮球赛、跳绳和年度田径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心理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校中校”模式提升教师素质

    育才小学的教师们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课程教学后,又接着投入到学校的另一个课堂中,这便是育才小学率先建立起来的“校中校”课堂模式。

    2007年3月,育才小学成立了我市第一个“教师发展学校”, 这个“校中校”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搭设的交流平台,让教师们自由沟通、分享经验。“网络快车”、“精彩课堂”、“文学沙龙”、“多彩空间”…… 丰富多彩的课外课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课余生活,同时,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水准。

    学校还把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实施教师培养“123”计划,拟通过 3至5年,培养一批省、市、区、校骨干教师和知名教师。自去年4月我市启动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万工程”后,育才小学将“校中校”模式与“三万工程”有效结合起来,对教师进行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等拓展性训练,通过教师申报1至3个兴趣课程,通过平时的自主训练和集中训练,到学期期末再进行展演。“可以不断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动力和活力,在活动中陶冶自己,引导教师自主成长,并尊重教师个性发展。”这是参加了“文学沙龙”组的青年教师熊艳最大的感受和收获。1997年和熊艳一起来到育才小学的8名青年教师正是在学校良好的教师发展空间中,为他们迅速成长、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搭建了平台。

    持续发展绘就新校区蓝图

    经过近80年的发展,育才小学已是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以及市、区示范校,省“校本教研”基地校,全国六百名校,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联系点等。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不仅拥有微机室、实验室、舞蹈室、音乐室、学生食堂,同时,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台,已实现现代媒体教学,“学校还要一直保持发展的势头。”校长彭祥辉说这番话时,一个占地100亩,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新校园蓝图已描绘在眼前。

    按照贡井区委、区政府对育才小学整体迁建的决定,将总投资9000万元在贡井新城区长征大道旁建新校区,将其打造成为“全市一流、全省先进、全国有名”的学校,容纳近3000名学生。近日,经过专家组评审,迁建项目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已经评定,工程将于今年12月动工,分三期三年完成,一期工程中的教学大楼预计于2011年完工,力争投入使用。

(摘自《自贡晚报》2010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