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新闻中心 >> 高新 >> 浏览文章  
国培提能力 学习促成长
时间:2020/11/9 8:26: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字体:

国培提能力  学习促成长

——自贡高新区张贵兰团队参加四川省 2020 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训者培训活动记

 

暮秋和初冬相遇,银杏与梧桐相惜,冬日的暖阳照亮一群思政人追梦的旅程。2020年11月4日,这个秋天的最后两天,来自全省各市(州)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100人,怀揣教育理想,再次相聚双流,续写初中思政教育新篇章。自贡高新区张贵兰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张贵兰老师和自贡其他区县的4名思政教师一起,再次齐聚成都市双流区参加了此次培训。从4日下午到6日中午,为期两天的培训,通过专题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着眼于提升培训者对区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培训的能力、提高培训者的专业素养和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

于不断“折腾”中做眼中有“人”的教育。来自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肖丽萍老师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思考及实践》为话题,从学科教学资源的选取、学科课程的构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支持系统和课堂教学中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肖老师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细,将她对教育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不懈的“折腾”中,追寻眼中有“人”的教育。她的对教育的情怀和智慧感染着在场的老师们。

加强自我修养,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11月5日下午的讲座,由来自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原校长杨霖和华东师大的高德胜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思政教师的时代素养》和《对道德教育“根本问题”的再思考》的专题讲座。杨霖校长紧扣“时代”之变,用“教育三问”:时代呼唤怎样的思政教师?思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化素养?怎样有效地实现价值观教育?层层分享,发人深思。高教授从现代德育的困境出发,解析杜威“关于道德的观念”,为德育课程研发和开设提供理论支撑,将“生活德育”运用到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学校生活细节和时代生活,开拓了道德教育研究新领域,开阔了道德教育研究的眼界。 两位专家的分享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新时代对思政教师的要求以及肩负的使命,为思政治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考试命题评价变化倒逼课堂改革。11月6日上午,成都双流艺体中学副校长廖洪森以《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考命题评价改革》为题,围绕命题改革面临的形势、从四川省教科院的命题评价看趋势、从部分优秀试题看命题走向和学会在命题思考中成长四个方面,与全体参培老师进行交流分享。廖校长深入浅出的理论文件解读,提纲挈领的评价体系构建,典型丰富的试题分析,为大家如何命题、命好题,如何在命题中体现学科价值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导。

专家引领,找准前行的方向。培训尾声,由四川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欧阳芸老师做了总结。她希望参培老师们能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六要”思政人,深耕教坛,在守正创新中打造出自己理想的课堂样态。

两天的培训短暂而充实,授课专家们广阔的视野、扎实的学识、深沉的情怀、先进的理念,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再次点燃思政人逐梦理想教育的热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用心用情用智书写思政人的担当——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培训学习不仅提升了能力,找到了差距,更是为提高对区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培训质量、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引领教师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到了路径。期待在经历万水千山后遇见万紫千红!